近日,我校與連續多年入圍“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上市國企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20萬噸/年電解液-碳酸酯類聯合裝置項目》專利許可合同。該項目許可使用費采用項目投產后利潤分成方式計算,總金額可達數億元,其中項目前期預付款8500萬元,目前已到校經費3000萬元。該項目的簽訂代表著我校橫向成果轉化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助力我校科研邁向嶄新的階段。
2021年4月 我校代表前期赴北元集團調研匯報
2022年5月 北元集團代表來校調研
2022年8月 校企雙方領導云上洽談
該項目依托化工學院過程工業安全科研團隊,在團隊負責人呂建華教授的帶領下,團隊積極響應國家“雙碳”“雙控”政策,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研發與落地,研發出了一系列二氧化碳綜合利用新技術,其中“高濃度氯乙醇制環氧乙烷的方法和設備”與“低能耗、綠色碳酸酯產品生產方法和系統”等技術,開辟了綠色、低能耗制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碳酸酯溶劑的新方法。將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與新能源產業緊密結合,對綠色低碳發展及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該項目利用北元化工集團副產的氯化氫和電石渣,結合當地產能過剩的乙二醇,將其轉化為電解液的基礎化工原料環氧乙烷,然后與二氧化碳等原料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價值的電池電解液——系列碳酸酯溶劑(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等),實現了原料的資源化、高附加值化的綜合利用與碳減排。
此外,該技術實施附帶產生的乙二醇制備二氯乙烷技術,將會在大宗化工材料聚氯乙烯生產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不僅為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產業的轉型升級開辟了嶄新的道路,還為煤制乙二醇下游產品開辟了新用途,疏解了乙二醇產能過剩問題。
推進該項目落實、正在建設中的“河北工業大學過程工業安全研究中心”,是以安全科學與工程和化學工程與技術為核心支撐學科,以過程工業安全技術理論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和人才培養為建設發展目標的學術創新與應用轉化研究機構。該中心立足過程工業企業安全發展需求,圍繞本質安全科學問題,深入研究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資源/環境工程等領域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和化工過程的本質和規律;在獲取基礎研究碩果的同時,注重于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面向市場和產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著重培養研究型和技術型人才,同時通過組建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研究師資隊伍,大力培養復合型過程工業安全技術人才。
新聞鏈接:
碳酸酯溶劑是制備鋰電池電解液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產品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二乙酯等。此成套技術是“過程工業安全”科研團隊多年持續研究與攻關下形成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顯著提升了我國碳酸酯生產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
作者: 薛偉 趙賀潘 圖片:郭宏飛 趙賀潘 審核:郭宏飛 呂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