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7日,第21屆IEEE世界機電一體化與自動化大會(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在中國天津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韓國、印度、摩洛哥等2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余名專家及代表與會交流,共同探討了人工智能崛起與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革命。
河北工業(yè)大學副校長王慧遠代表學校向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表示熱烈歡迎,向為大會準備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歷史底蘊和學科發(fā)展建設情況,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在大會平臺上,交流機電一體化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人工智能快速發(fā)展背景下的新技術,新發(fā)展。
大會開幕式由大會主席郭士杰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前總主席福田敏男教授,香港大學Kazuhiro Kosuge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漢堡大張建偉教授、大會共同主席日本早稻田大學Hideyuki Sawada教授先后致辭,歡迎與會者并祝第21屆大會圓滿成功。大會創(chuàng)始主席、IEEE Fellow、南方科技大學郭書祥講席教授,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學劉云輝教授以及河北工業(yè)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會議設置了特邀報告、主旨報告、分會場交流報告、海報展示、機器人技術高端論壇等內(nèi)容。
哥倫比亞大學Andrew F. Laine教授,早稻田大學Shuji Hashimoto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意大利技術研究院Darwin G. Caldwell教授作了大會主旨報告,分別探討了慢性呼吸道疾病肺部圖像處理、人機智能、外骨骼機器人等領域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香港中文大學T. Stone機器人研究所劉云輝教授、上海機器人產(chǎn)業(yè)技術研究院企業(yè)賦能中心主任藺道深博士、福建師范大學譚小地教授分別就AI賦能手術機器人、人工智能評價標準、光學信息處理等主題作了主旨報告。
在機器人技術高端論壇上,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付宜利教授、上海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藺道深博士、深圳愛博合創(chuàng)醫(y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郭健博士、天津博諾智創(chuàng)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鄧三鵬教授、瑞鴻安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特聘研究員鄒永向博士等專家分享了他們對醫(yī)療手術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的研發(fā)心得及機器人標準制訂的實踐經(jīng)驗,并總結了行業(yè)現(xiàn)狀,展望了未來
經(jīng)大會論文評審委員會評審,本屆大會共評選出最佳會議論文獎、Toshio Fukuda機電一體化主題最佳論文獎、自動化主題最佳論文獎、最佳學生論文獎等獎項。
閉幕式上,大會創(chuàng)始主席郭書祥教授發(fā)表了總結講話,對各支持單位和與會人員表示了感謝。他說,IEEE ICMA是一個為機電一體化、人工智能、機器人、傳感器和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工程師和管理者提供交流的平臺,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未來方向,鼓勵參會的青年學者積極交流思想和拓展國際視野,為機電一體化與自動化技術的新成果產(chǎn)出作出更大貢獻。河北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韓旭,原黨委書記李強,本科生院、機械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出席了閉幕式,慰問了志愿者代表。
會議結束后,部分與會代表參觀了校史館、智能康復裝置與檢測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場所。
世界機電一體化與自動化大會(IEEE ICMA)是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舉辦的旗艦會議,在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已在世界各地成功舉辦了20屆,全部論文EI檢索,特選論文在IJMA等知名國際期刊發(fā)表。
本屆會議共收到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投稿論文485篇,錄用320篇。會議發(fā)表論文均被EI檢索收錄,部分優(yōu)秀論文將被SCI/EI 檢索的國際學術雜志錄用或者作為書本章節(jié)出版。大會由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主辦。河北工業(yè)大學是首次承辦該項國際會議。
文字/李珊珊
圖片/張男男
審核/趙麗濱 郭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