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河北工業大學與河北省國富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家大學科技園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深入合作,以創新技術賦能河北智慧農業發展。國富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立忠,恒聯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元波、三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明格,校紀委書記孟祥群、副校長馬國偉出席簽約座談。
根據協議,雙方將籌備共建河北工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以天津、石家莊兩地同步推進方式,開展縣域農業規劃和產業咨詢、種業研發、數字農業、農業高端裝備制造、農業科技技術轉化等五個重要方面的合作。鄉村振興研究院下設“河北省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輻射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未來將圍繞智慧農業與輻射生物育種,在農業互聯網、農業數字化、輻射生物育種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以新一代數字科技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雙方在生產和科研中的聯合科技優勢,共建省部級有效利用高校人才科技優勢,將生物技術轉化成種業發展的技術成果,通過數字技術建設全產業鏈條平臺,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國富投資集團“技術+農業”破圈發展。
孟祥群對張立忠一行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作為省內唯一涉及農綜合性投融資機構,國富集團一直致力于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堅守主責、做強主業,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近年來,河北工業大學通過“訪百縣 走千企 解萬難”等活動,深入了解河北八大產業現狀,對接107項縣域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集合優勢學科,開展交叉研究,提供精準服務。雙方在服務河北的初心與目標上是一致的。他希望此次雙方就相關合作進行深入對接研討,推進鄉村振興研究院快速落地,建立系統、高效的合作機制,以科研助力興農。
張立忠表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須有工業現代化依托。河北工業大學是省內唯一的“雙一流”院校,近年來,在科研及成果轉化方面成就卓越。“服務河北”行動計劃的發布,更讓河北的老百姓看到了工大為服務河北的行動與赤誠。此次來校,他在國家大學科技園看到了學校在先進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多領域的科研成果。他希望雙方能夠結合河北縣域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共同篩選優質技術,打包進行成果轉化;利用成果轉化效益,進一步加大科學研究的投入,形成科研助農的良性循環。他希望未來,河北工業大學能與國富攜手,打造從“地頭溯源”到“售賣餐桌”的“全鏈條”數字貿易產業平臺,通過農業產業集群發展、農業物聯網平臺創建,擔保公司、擔保基金、投資基金與風控系統引入,扶助當地企業做大做強,集約優勢資源賦能河北農業產業發展,真正做到國有企業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
馬國偉介紹了河北工業大學近年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情況。他表示,通過“走訪百縣”,學校在地方產業發展咨詢、企業關鍵技術解決等方面進行了有組織的“訂單化”科研,匯集校內外優勢學科團隊,開展交叉研究,推進問題的快速解決;通過制度建設、高能級研發平臺打造等改革措施,打通科研與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矢志“工大會做”“工大能做”“工大做成”,以優質高效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讓人民滿意,讓企業滿意,讓政府滿意。
恒聯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中心、技術轉移中心、信息安全與技術服務中心、理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
文圖/屠瓊芳 審核/李紅實 畢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