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視覺大數據智能計算與應用學術論壇”在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報告廳召開。副校長段國林教授、天津市科協學會部副部長吳學高、天津市圖象圖形學學會秘書長張典國分別致辭。第四軍醫大學盧虹冰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李純明教授、中國民航大學楊金鋒教授、天津大學冀中教授分別作了特邀報告。河北省大數據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校人事處處長顧軍華教授,監事長徐伯夏、前副秘書長徐楊及天津多所高校師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院長于明教授主持。
上午,開幕式在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報告廳舉行。副校長段國林教授致辭。段校長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希望論壇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凝聚領域科研力量,激發學術熱情,促進學術爭鳴,弘揚勇于創新、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為天津市和河北省在該領域產、學、研的發展和結合提供機遇。隨后,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副部長吳學高,天津市圖象圖形學學會秘書長張典國分別致辭,對論壇召開給予充分肯定、支持。
會議現場
第四軍醫大學盧虹冰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李純明教授、中國民航大學楊金鋒教授、天津大學冀中教授分別作了特邀報告。
開篇是由第四軍醫大學盧虹冰教授做了題為“Radiomic prediction model for muscle invasiveness and grading of bladder cancer”的報告。報告介紹了醫學影像組學(Radiomic)的內涵和發展歷史,指出醫學影像組學是視覺大數據在醫學診斷中的重要應用,并以膀胱癌的分級診療為例,介紹了基于影像組學的主要任務和相關成果,包括膀胱內外壁的分割方法,腫瘤區域特征提取方法,多模態影像融合方法和基于SVM等的分類方法,并講解了基于醫學影像組學的癌癥輔助診斷,指出基于影像組學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系統對提高診斷效率,減輕醫生負擔,造福病患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臨床價值。

第四軍醫大學盧虹冰教授作報告
中國民航大學楊金鋒教授作了題為《手指靜脈圖像的復原、增強與自動分割方法研究》的報告。報告以豐富的知識介紹,嚴謹的理論分析以及多重的實驗對比,說明了作為生物特征識別的重要研究領域的手指靜脈識別的最新研究進展。通過介紹手指靜脈圖像的采集裝置的原理、圖像增強的方法對比、各種不同的分割方法的比較,以及詳實的算法介紹了手指靜脈識別的研究方法和發展趨勢。
中國民航大學楊金鋒教授作報告
天津大學冀中教授作了題為《零樣本圖像識別》的報告。報告介紹了零樣本學習的概念、發展動機、應用情況,分析了近年的研究進展,介紹了天津大學研究小組關于零樣本學習的最新工作進展,分析和討論了零樣本圖像識別的發展趨勢。

天津大學冀中教授作報告
電子科技大學李純明教授作了題為《基于解剖學知識與多圖譜的醫學圖像分割模型》的報告,報告指出圖像分割是醫學影像分析中最重要的、最基礎性的問題之一,也是一個難題,沒有普遍適用的方法;介紹了基于水平集圖像分割的基本原理,灰度不均圖像分割的局部化水平集方法以及同時分割和偏移場校正的水平集模型;以心臟雙心室分割、海馬分割為例,詳述了基于心室解剖形狀約束的雙層水平集方法和基于多圖譜的分割模型,并同時展示了諸多分割結果。

電子科技大學李純明教授作報告
論壇探討了視覺大數據在醫學診斷和智能識別領域的應用,為參會者提供了整體方向理解視覺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方法的思路。
文/王曉芳、張滿囤、王元全 圖/于巍 審核/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