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生態環境功能材料研究團隊梁金生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的“環保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獲“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支持。該項目的成功立項標志著我校聚焦國際學術前沿、聚焦國家重大科技需求能力和水平已躋身國家科研強隊。
2016年10月,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我國建材行業的龍頭企業——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并聯合國內19所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申報了其中的“環保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我校生態環境功能材料研究團隊梁金生研究員以其在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行業中的突出學術地位和水平被推舉為項目負責人。
據悉,該項目共包括礦物型土壤調理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示范、低溫SCR高效脫硝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室內空氣高效凈化礦物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難處置工業廢水高效凈化礦物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飼料脫霉礦物功能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5個課題。將針對解決典型環保難題重大需求,充分利用非金屬礦物富含成土元素、比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優異、無污染等特性,解決非金屬礦物晶體演變、活性基元擔載、結構重構、反應活性強化、吸附機制、服役環境下材料適應性、長效機制等科學問題,攻克礦物型土壤調理、低溫SCR 高效脫硝、室內空氣高效凈化、高難廢水及污泥高效處理、飼料脫霉等環保功能礦物材料制備技術、應用集成技術等關鍵技術。該項目總經費為5017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1887萬元,企業配套經費3130萬元,項目執行周期為3.75年。
該項目實施,將建立一套環保礦物功能材料設計理論與方法體系,構建環保功能礦物材料新體系和標準化體系,研制一批環保功能礦物材料,提升我國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高值功能化利用水平以及解決典型環保難題的技術水平,培養一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創新研究團隊。項目實施還將催生土壤調理、低溫脫硝、空氣凈化、高難處理廢水、飼料脫霉等系列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形成和發展,促進礦業和環保產業發展轉型和升級,帶動支撐超1000 億元規模的基礎材料產業發展。
我校將主持承擔“飼料脫霉礦物功能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課題研究,并承擔課題“低溫SCR高效脫硝材料制備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中“新型無機非礦低溫SCR脫硝材料抗中毒技術及壽命研究”專題的研究工作。
項目負責人梁金生研究員
新聞鏈接:
什么是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
無機非金屬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鹵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鹽、鋁酸鹽、磷酸鹽、硼酸鹽等物質組成的材料。是除有機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統稱。鉀長石、膨潤土、電氣石、海泡石、硅藻土、凹凸棒石、沸石等典型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主要為硅酸鹽礦物,主要含有硅、鋁、鉀、鈉、鈣等元素,多具有天然的層狀、孔狀和纖維狀納米結構。這些礦物材料含有豐富的表面羥基、懸掛鍵,晶體結構比較穩定,具有優良的吸附性能和離子交換性能。電氣石礦物材料還具有優異的自發極化性能、壓電性能、熱電性能和發射遠紅外線性能。與人工合成納米材料相比,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因其獨特的天然微結構特點、環保性能、生產加工過程綠色節能、資源豐富、價格優勢,可廣泛用于環境污染治理、新型環保功能材料開發、靶向藥物載體等領域。
此次“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項目《環保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就是以典型的無機非金屬礦物為研究對象,攻克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難點,以解決環保難題,促進礦業和環保產業發展轉型和升級的。該項目由河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梁金生研究員任項目組長,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與咸陽非金屬礦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清華大學、天津中材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河北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安徽節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武漢理工大學、湘潭源遠海泡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遠通礦業有限公司、吉林省嘉鵬硅藻土研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三元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研究院等19 家優勢單位聯合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