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手開啟合作新模式
智能裝備研究對于校企雙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于正在加緊“雙一流”建設的河北工業大學來說,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進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科研水平提升及科技成果轉化。
對于企業而言,可借助學校的科研實力和智力優勢,破解、提升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型升級,形成智能制造創新氛圍和產業集群。
雙方的聯合發展模式也可為工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借鑒。
創建“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極
研究院將選址于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天津)。通過我校自建和衡水泰華捐建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學校規劃設計要求,共同建設研發大樓。校企雙方將共同成立“研究院管理委員會”,負責引進研發團隊,研究院發展戰略方向的規劃制定及雙方資源的協調工作。
此次研究院將定位為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基地。以“研發在天津,產業在河北”為布局,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提供核心、關鍵技術支撐和綜合解決方案。
研究院以服務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學校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能力及促進學科建設為目標,發揮我校區位和人才優勢,聚集創新人才,組建創新團隊, 以產業研發與應用為主導方向,促進智能裝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企業的資金及市場運營優勢,為科研團隊提供科技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與平臺,使學校的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助力社會經濟發展,期望通過3-5年的努力,將研究院建設成為支撐京津冀乃至全國智能裝備產業的科技平臺,可以讓大中小企業在區域內集群式融通發展,形成一個環境、一種氛圍,進而帶動整個國家智能裝備的發展,到全球市場發揮競爭優勢。
一朝河工人 永是河工魂
作為我校1988級汽車制造專業的校友,李春崗董事長自言曾在母校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勤慎公忠的校訓鼓勵他走好人生之路,工學并舉的理念融入其骨血,激勵他秉承實業興邦的情懷,一路走到今天。
在過去的二十二年中,他與泰華集團共沐風雨,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被衡水市政府譽為“最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贏得老百姓 “質量好、速度快”口碑,被社會各界接受和認可。“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稱號正是對他多年努力的肯定。
對于教育培養自己的母校,他一直希望盡己所能,做點事情。這次簽約,是他回饋母校的最好方式。在他的工作計劃表中,協議簽署后的各項工作已經列入日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將與校方一起加緊研究,盡快成立研究院管理委員會,開始建樓的各項手續、審批等工作;繼續秉承“工匠精神”,為學校留下一座可以讀書、學習、試驗、交流的百年地標建筑;同時啟動研究院的對內對外工作業務,充分發揮研究院的平臺優勢,以全球化的視野,站在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高度,引進世界級科研創新團隊,廣匯賢德,廣聚高能,真真正正打造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高地。
他說,時間一定會以一種別樣的驚喜,告訴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天的校企合作必將開出燦爛的明日之花。

文、圖/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