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首屆京津冀國家安全學術論壇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行。本次學術論壇由南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國家安全廳聯合主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幸明軍
論壇開幕式上,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幸明軍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研究的具體實踐,期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國際關系學院與南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在多領域合作,不斷為護航強國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安全提供強大支撐。
陳鴻雁
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陳鴻雁致辭強調,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京津冀區域應勇擔國家安全戰略使命。她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河北工業大學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歷史貢獻和近期舉措,為今后三校國家安全領域深度融合表達了積極期待。
李月琳
南開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部部長李月琳代表南開大學祝賀會議成功召開,她介紹了南開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在國家安全學科建設、學術發表、資政報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對本次會議發揮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研究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期待與會專家學者在國家安全研究領域貢獻更多真知灼見。
劉征
河北工業大學安全工作部部長劉征主持開幕式。
國家安全應用基礎創新研究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會議期間,河北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共同簽署了國家安全應用基礎和創新研究合作框架協議,未來三所高校將依托各自資源優勢,共同推動國家安全各領域跨學科協同創新發展。
報告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畢雁英、張發林、張宇燕、唐永勝、程同順、靳高風、李開盛、李文良
會議主旨演講由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畢雁英教授和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發林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教授重點闡述了國家利益概念在國家安全學中的重要意義,指出國家安全學科的研究和學習要有問題導向、有跨學科思維,要做好分解與整合工作以推動學科建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唐永勝教授著重探討了當前世界局勢,指出現今國際秩序失效而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大國戰略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顯著,大國關系進入新戰略邏輯。南開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院長程同順教授圍繞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職能理論對國家安全概念進行了梳理和解讀,指出了要合理界定國家安全概念的邊界問題,分享了如何進一步構建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深入厘清國家職能概念的問題。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副校長靳高風教授結合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在國家安全學科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成果,分析了國內學科體系建設的薄弱點和挑戰點,并提出了獨具特色的解決方案與路徑。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李開盛研究員分析了特朗普時代下的貿易戰、軍事戰、科技戰等國際安全場景,探討了國際社會走向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行性,從國際機制、共識構建、區域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解決路徑。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安全與治理專門人才培養基地主任李文良教授深入論述了在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中領域國家安全研究的重要性,呼吁學者們關注基礎理論研究、重視原有學科與國家安全學的有機結合。
分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與實踐、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大國關系與國家安全、新興技術與國家安全以及各領域國家安全等重要議題設置了8場分論壇,78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進行了小組發言和論文宣講,21位專家進行了交流座談和點評,會場氣氛熱烈,研討深入充分。本屆學術論壇會前共收到參會學術論文近300篇,并從中遴選80余篇優秀論文的作者代表前來參會,涉及研究議題廣泛、前沿探索突出、學術論證扎實,真正發揮了論壇創設的學術引領作用,相關優秀成果修改完善后將陸續在《國際安全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表或被專題研究報告采用上報。
本次會議還得到雄安新區黨工委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會專家學者對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深感震撼,對雄安新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紛紛表示將為雄安新區的“未來之城”建設更多智慧和力量,全力護航更高水平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和示范區建設。
文圖/范程程 單位審核/劉征 陳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