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以“場景創新、賦能產業”為主題的京津冀創新應用場景共建共享大會在石家莊舉行。大會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和石家莊市人民政府主辦。
大會發布了“京津冀共建共享十大場景”,生動展現創新應用場景在推動前沿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助力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廣闊前景和重要作用。其中,由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教授陳海永主持的與同英利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光伏組件可靠性檢測視覺大模型應用場景”成功入選“京津冀共建共享十大場景”。
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聯合國內領先的光伏組件供應商英利能源,成功開發光伏電池組件視覺檢測大模型,打造了全國首套智能化全自動光伏組件缺陷檢測平臺及裝備,實現了光伏組件缺陷智能監測和判定,促進企業在生產能效和經濟效益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在光伏組件產品質量方面,光伏組件智能檢測和判定誤判率降低至2%以下,組件外觀圖片誤判率降至3%以下,缺陷檢實現了“0”漏檢,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以上。
光伏組件智能制造和智能巡檢等智慧能源方向一直是學校主要研究重點方向,也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學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方向,是學校國家“雙一流”學科的重要支撐。8年來,高端裝備與先進控制團隊一直聚焦光伏新能源領域的缺陷視覺識別機器人系統的研發,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2項國家重點項目的支持,發表論文近30篇光伏缺陷檢測領域的TOP期刊論文。而且,面向全球發布光伏質檢和光伏巡檢數據庫4個,是光伏智能和巡檢領域最大的開源數據庫,得到全球近500個團隊申請使用,為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的質量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
自去年6月以來,河北省將場景創新作為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印發了《河北省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探索形成“1231”場景工作模式(即“場景創新 賦能產業”主題,“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雙找路徑,京津、部門和地方“三協同”及構建一個多元主體融合的場景創新生態),場景創新已成為提升京津冀區域內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比重的有力舉措。
2024年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提出: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未來,我院將圍繞國家重點任務和河北省場景應用創新行動計劃,進一步凝練學科優勢方向,發揮團隊優勢,打造大模型賦能產業發展特色方向,持續推進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主動謀劃和落實人工智能+光伏、人工智能+風電、人工智能+核電、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制造等重點場景,進一步增強學院服務河北、服務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圖文來源:科技河北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