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工業大學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凝心聚力,勠力同心,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和全院師生,充分發揚“勤慎公忠”的校訓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多個維度持續發力,不斷書寫學院發展的輝煌篇章。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扎實推進
電氣工程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嚴格對標“五個到位”標準,牢牢把握“五個堅持”,學院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都有了新的提升。
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努力推進河北省第二批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建設項目并順利完成驗收,多角度培育“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和樣板黨支部,獲評學?!叭恕毕冗M集體。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援疆工作的決策部署,選派優秀青年教師郭澤老師前往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助力該院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發展。徐桂芝教授榮獲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由學院黨委組建的“電光智鋒隊”在學校黨建知識競賽中斬獲一等獎;第七學生黨支部榮獲河北工業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王紹衡等10名同志被評為河北工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電氣系黨支部獲河北工業大學“創最佳黨日”一等獎。
在黨組織建設與活動開展層面,學院積極作為,組織完成了黨委基層黨支部換屆和黨支部重組,不斷優化學生黨支部設置,積極探索具有特色的學生黨建工作模式。黨支部活動形式多樣,從參觀馬本齋紀念館、獻縣開發區走訪百縣特色黨日活動,到走進香山革命紀念館,前往香山革命舊址開展“重溫黨史憶初心,錘煉黨性踐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再到機關黨支部與張家口市橋西區教體科局機關黨支部結對共建,儲能所黨支部與張家口市橋西區委教育工委、張家口市第十九中學黨總支結對共建,以及組織各支部黨員代表前往張家口德勝村、崇禮奧林匹克公園、仝家窯、董存瑞紀念館和丁玲紀念館等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不僅讓黨員們在實踐中錘煉黨性,更增強了黨組織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學院發展凝聚紅色動力。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人才培養穩步提升
電氣工程學院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核心,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開展質量工程建設,著重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并制定了《電氣工程學院“三全育人”工作實施方案》。五年來,2個教學團隊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課程團隊被評為河北省高等學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3位老師獲得河北省教學名師榮譽稱號,1名同志獲河北省師德標兵榮譽稱號,1名同志獲第五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全國二等獎,1名教師獲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個團隊獲得全國高校電氣類專業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設計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1個團隊獲第三屆河北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新增國家一流課程4門,共完成6部教材的出版和再版工作,11項課題獲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立項;“電工裝備可靠性技術教師團隊”入圍首批“河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學院造就一批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聚焦學科建設發力,學科實力顯著增強
五年來,電氣工程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學科實力明顯增強。在2020年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電氣工程學科位列B檔,順利完成河北省“雙一流”建設周期三年總結,并制定了2021—2025年建設規劃及天津市頂尖學科培育計劃建設規劃。2022年,電氣工程學科入選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院黨委立足國家“雙一流”建設,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緊扣“雙碳”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冀津區域新能源產業重大戰略,聚焦風電、熱電、煤電、儲能電工裝備及系統可靠性與智能化共性關鍵問題,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裝備集團、中航工業等多家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引培并舉,人才共育。
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整體水平持續提高
電氣工程學院黨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秉持人才強院戰略,引育并重效果凸顯。2019年12月至今引進人才 52人、師資博士后 5人,新增國家級人才6人,獲省部級人才及榮譽稱號35人?,F有專任教師1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為97.5%,非本校畢業生占比為56%,4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占比40.8%,已初步建成一支以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為主體,結構合理、精干高效且極具發展潛力的教師隊伍,為國家“雙一流”建設筑牢了堅實的人才根基。
踐行創新驅動戰略,科研水平大步躍升
2019年12月至今,學院科研工作穩步提升,共承擔縱向項目174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發表SCI檢索論文650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463項;獲河北省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天津市科技獎勵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獎勵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獎勵三等獎1項,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青年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工會用心營造和諧,學工精心培育人才
學院工會持續加強組織建設,秉持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 的宗旨,精心打造 “教工之家”“媽咪之家”“員工活動室” 等溫馨空間,關心關愛教職工身心健康。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三八婦女節美妝美發、插花、趣味游園會、師生運動會、迎中秋國慶雙節 DIY 插花、DIY 月餅、新年聯歡會、邀請專家開展健康講座等,大大增強了教職工的歸屬感與凝聚力,為教職工善作善成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院秉持“以生為本,多元賦能,全面育人”的學生工作理念,搭建多元平臺,開展豐富活動,全方位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學院團委獲評天津市五四紅旗團委,學生獲得多項榮譽,包括“高?;盍F支部”1個,河北省先進班集體5個,河北省三好學生19人,河北省優秀學生干部7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科創團體1項,“云支教”全國優秀團隊2支,“兩彈一星”志愿宣講團1支,入選天津市青馬工程1人。學生圍繞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京津冀一體化、鄉村振興等時代主題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斬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揭榜掛帥”專項賽全國特等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家銀獎等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千余項,將科創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深化產教融合舉措,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電氣工程學院積極響應服務河北行動計劃,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升服務社會能力。自2019年12月以來,多次組織科研團隊深入企業調研,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提供專業技術支持與服務,與河北省20余家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以及 50 余項技術合同,合同金額累計超5000萬元,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拓寬了學院的實踐教學資源和科研應用場景,推動學院在產教融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
電氣工程學院始終優化學科方向,構筑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平臺,建成河北省現代電工裝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天津市電力設備可靠性與智能化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芬蘭、丹麥、新西蘭、中國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不間斷開展研究生國際聯合培養,近五年聯合培養博士生10名,舉辦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20余次,通過對外開放交流與合作,提升了學科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加強科研平臺打造,構筑科研創新高地
五年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包括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00余項,簽訂“千萬元”橫向合作項目3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3項,包括河北省突出貢獻獎1項、河北省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8項;發布國家標準10部,出版學術專著8部,在本領域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2000余篇,獲得專利授權800余項,單項成果轉化金額突破兩千萬元。
實驗室持續加強基礎科研平臺建設和科研隊伍建設,與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建產學研基地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實驗室在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裝備、儲能儲熱、氫能等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難題不斷實現落地轉化。實驗室吸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人才,集中了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隊伍,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條件保障。
展望未來,電氣工程學院將繼續秉持凝心聚力、勠力同心的精神,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全院師生員工,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學院事業發展的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學校第六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材料來源:電氣工程學院 審核:李永建 齊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