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我校紅橋校區、北辰校區在8小時內完成了7116人的核酸采樣工作,圓滿完成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任務。
本次檢測從分組、登記、采樣到離場,整個過程環環相扣、有序規范,按照一米線排隊待測,醫護人員專業高效; 教工志愿者與學生志愿者精誠奉獻,參檢師生嚴格遵守規則,全校上下同心協力,共同高效完成檢測工作。
抗疫以來,我們收獲了數不清的感動,今天,我們悄悄用鏡頭記錄下一些“站在光外的英雄”,致敬每一位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人。
“無處不在,24小時值守是他們的浪漫”
凌晨六點,安全工作處的夜班巡查就已早早到位,為醫護人員打開休息室,協調體育場內外場車輛、控制檢測人員間距、處理突發狀況。六點半,白班換崗直到檢測結束。
“對于我們來說,‘露天工位’一站幾個小時,是工作常態。”隊長王昊笑著說,“核酸檢測期間,我們一直是同一撥兒同事執勤,大家配合很有默契。”工作中,他們總能敏銳捕捉現場情況,哪兒有需要,第一時間沖到哪兒。
其實,安全工作處的保衛人員每天都在24小時嚴守門崗、值守巡查。校區大門、檢測現場的出入口、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
“您好,請出示一下報備憑證。”“請通過健康碼掃一下入校場所碼。”“校園卡或者工作證麻煩再給我看一眼。”“咱們再測個溫!”一天下來,這樣的話,他們不知道要說多少遍。遇到食堂食材配送、快遞送抵等外來人員進校,他們都會按照要求詳細登記,嚴格管控進出。
校園巡查,每天三班倒,24小時守護校園的每個角落,將外來風險牢牢擋在校外。
他們是守護校園 的“鐵將軍”,更是令河工師生最安心的“靠山”。
“我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守好咱們這片校園,我們心里就踏實了。” 保衛科的小伙子張連鋒說。
“檢測按時開始、圓滿結束,我們才能踏下心來”
為了6點能按時開始檢測,后勤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凌晨5點多就集合就位。
“每次檢測,體育部的值班老師早晨五點多,就會幫助我們打開現場的燈。”后勤服務中心現場布置負責人陳亞洲說。盡管場地已經提前布置,他們還會再檢查警戒帶、貼好一米間隔線標、補充各點位易耗物資,在所有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到來之前完成全場消殺。
現場檢測工作開始后,他們牢牢盯住現場每個點位的情況,及時補充易耗材料。等全天整個篩查結束后再將現場清理干凈,把樣品送到指定地點——最早走的是他們,最晚歸的,也是他們。
“前兩次篩查咱們的工作人員非常辛苦!因為所有的帳篷及場地布置都是短時間內的大任務。從第三次、第四次,就好多了。大家工作更默契了,而且對于各個地點的損耗情況,也都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準備起來,更妥帖。”陳亞洲說,“雖然起來的很早,但工作起來就顧不上困了,檢測啥時候圓滿結束了,我們才能踏下心來。”
“關懷細微,舒服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北方的冬天氣溫很低,從戶外到帳篷,從帳篷到室內,一次次環境條件的改善,都是學校對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的關心,對全校師生的貼心。
為了更好地服務核酸檢測工作,安全工作處專門在體育中心辦公室為醫護人員設立了一間休息室,校工會貼心地準備了兩間會議室供志愿者休憩;教師公寓檢測點,后勤服務中心和各點位的志愿者們,都會提前準備好加厚帳篷和供醫護人員取暖的 “小太陽”。
不僅如此,凌晨五點時,西區新食堂食堂后廚已經燈火通明。“咱們每次都會煮好送到各個檢測點。”北辰新食堂師傅丁成臣說,“咱們的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太辛苦了,一杯姜糖水不算什么,希望他們能暖身暖心。”
擇一事,護一校
河工戰“疫”中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
默默堅守,竭盡所能
有我們看到的
也有我們看不到的
此刻的我們身居暖屋
他們仍在為“使命”奔波
每個辛苦抗“疫”的河工人
你們認真的樣子,真的很美!
讓我們攜手并進
牢筑抗擊疫情的河工堡壘
河工加油!天津加油!
抗疫必勝!
文/冀悅心 屠瓊芳 圖/屠瓊芳 徐皓男 王 昊 審核/李天生